被并購的Novell:與微軟先對攻后結盟
2010/12/27
埃里克·施密特在Novell呆了4年,技術出身的他,在管理Novell公司時經營能力得到全面歷練,2001年去職就任谷歌CEO。
1998年,Novell舉辦的全球技術大會的徽標
CEO鼎力支持的“古怪念頭”
“諾達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。他是一位電子工程師,卻離開了General Electric公司(他在這家公司做電子工程師),成為一位管理咨詢師。他跑到幾家瀕臨滅亡的硅谷公司里面做CEO,但在業(yè)余時間卻琢磨如何把兩臺電腦連起來……”曾任Novell首任CEO 的萊·諾達2006年10月9日去世時,有家媒體對他這樣評價。
1979年,喬治·坎諾瓦等三人在美國猶他州創(chuàng)辦Novell公司,當時它是一家硬件制造商,名字來自于喬治·坎諾瓦的妻子的提議,當時她誤認為“novell”是法語中“新”的意思,而事實上“新”的法語為“nouvelle”。
名不正,則言不順;言不順,則事不成。創(chuàng)業(yè)三年,公司慘淡經營,幾近消亡 。 諾達受邀成為公司的CEO,電子工程師出身的諾達對Novell的硬件設備不屑一顧,但很青睞以德魯·梅杰為首的三位年輕工程師開發(fā)的、用于將PC連接成網絡的一套軟件。
諾達對PC連成網絡的前景非?春,要知道這是1983年,看起來,似乎是10年后的技術穿越到80年代。當時,Novell的管理層對這個“古怪念頭”表示難以理解,諾達在買下公司部分股權的同時,強力推進德魯·梅杰研發(fā)的這項技術,這就是網絡操作系統(tǒng)NetWare。
德魯·梅杰三人與Novell的關系特殊,他們是Novell公司一位創(chuàng)始人早年的同事,當時Novell請他們開發(fā)軟件,卻付不起錢,于是給了他們一些股份。德魯·梅杰三人顯然不是Novell的員工,但德魯·梅杰又扮演著公司CTO的角色,領導的研發(fā)團隊為Novell服務,由于核心技術掌握在他們手里,他們的行為獨立于公司其他人,管理人員可以給他們提建議,但即使是諾達也不能對他們下命令。
這種技術研發(fā)架構為公司后續(xù)發(fā)展埋下了“重技術,輕營銷”的隱患,不過,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,這一切還處在萌芽中。
當時,以太網的共同發(fā)明人羅伯特·梅特卡夫領導下的3Com公司是網絡領域的領導型硬件廠商,Novell公司初期希望把自己的網絡操作系統(tǒng)與3Com公司的硬件結合起來。但在1982年的COMDEX展會上,梅特卡夫把Novell的軟件從3Com的貨架上扔了下來。
Novell公司轉型開局不利,但市場站在了他們一邊,其市場拓展勢如破竹。也許是為了報復3Com,Novell收購了幾家網絡硬件廠商,發(fā)起了網絡硬件價格大戰(zhàn),在重創(chuàng)了3Com公司的同時,也增加了的市場份額,擴展了市場對自己公司網絡操作系統(tǒng)的需求。
“未來戰(zhàn)士”與“帝國武士”發(fā)生第一次交手的時間是在1987年前后,Novell一舉擊潰了微軟面向網絡管理的軟件LAN Manager,順便打敗了IBM的LAN Server。
但諾達清晰地認識到微軟的擴展能力與意圖,于是他準備和微軟展開一場對弈,他開始切入到微軟的后方——PC桌面應用領域,Novell收購了被微軟打敗了的WordPerfect公司,這家公司的字處理軟件早年曾名噪一時。